阅读历史 |

104高精度制导系统面临的困难(1 / 1)

加入书签

在这边直挂科研人员和科研大佬的一片寂静中。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超燃模式的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好。

林陌看着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才是他给地上的洲际导弹系统带来的大杀器。

25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

就算是不用干扰雷达,反导系统也不可能拦截到这样速度的洲际导弹!

这才是真正的指哪打哪!

在液氢装填完毕后。

巨大的大气层模拟舱包裹了超燃冲压发动机。

因为要模拟大气层的气压和大气,所以必须用上大气层模拟仓才能够看到真

正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力。

实验舱开启完成,在气压值已经达到预定值时。

林陌按下了手中的点火器。

喷涌而出的尾焰如同冰雹般砸在舱内,空气高度压缩进燃烧燃烧,然后飞

速弹出的瞬间形成了空爆声。“九八三”

震撼人形的尾焰喷射声加上空气燃烧出入的空爆声持续了几分钟。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表现都极其良好!

林陌看都还没看结果,便已经估计最大飞行速度绝对已经达到了25马赫!

紧接着实验舱的计算机给出了最后的测试结果。

比冲1200s。

最大飞行速度:马

在实验舱上的数据出来之后。

所有人都憎逼了

相比较于亚燃冲压发动机带给他们的惊喜,这-次应该叫惊吓才对。

“真是见鬼了

我还以为是实验舱坏了。

看样子只是我眼睛瞎了,还好还好。”

“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

妈的,这是实验舱数据出问题了吧?

熊国的萨尔索斯马赫,米国的游猎者马赫。

这尼玛就跟开玩笑似的超了10马赫左右?

那是10马赫,不是比人家多了10颗棒棒糖.啊

“在我印象中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最席的比冲也就500多秒。

社会我小林总设计师。

直接给提到了1200

这他妈是真的变成了“火箭发动机

喵喵喵?

我记得之前有人说小林总设计师一个月之内造不出洲际导弹系统来这。

现在怎么说?

这才是10天,咱们的马赫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都已经落地了哎

相比较于吃瓜科研人员的惊悚。

在场最镇定的莫如胡元柏。

因为这可是他参与建造的,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

虽说设计流程自己就跟打酱油一样只是负责了方案细化。

但是建造他是眼对眼盯着的啊!

成就感还是颇多的。

随之坏笑着看着有些喘不过气的魏兴平笑道:

老魏。

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好消息呢?”

魏兴平扶着心脏。

喘着气不可思议的胡元柏与林陌:

“老胡,你千万别告诉我说这是你设计的

胡元柏老脸一红:

我其实只负责了建造流程和方案细化流程。

设计方案当然是小林总设计师拿出来的啊!”

这边的魏兴平与杨伟刚看着连忙的目光已经跟看妖怪似的一一样。

第三代洲际导弹系统项目才开始10天。

这10天必然只够建造流程。

也就是说,林陌在来的第一天就带来双模态冲压发动机技术。

林陌这家伙,不会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研发出了这个技术了吧?

林陌看着大家的目光哈哈笑道:

其实也不算太久。

就是跟着巨佬从北高丽国回来之后便有了这个想法。

因为当时那个德尔萨斯反导系统让我意识到了华夏的洲际导弹系统亟待更新。

所以就那两天钻研了了一下

林陌说完一群华科院,华工院的院士差点哭出声。

林陌从北高丽国回来到第三代洲际导弹系统项目启动。

绝对不超过三天。

三天时间研发出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三天攻克了全世界向往的超高声速飞行器发动机技

小林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设计师。

你的大脑开发程度已经到99%了吧?

杨伟刚作为华航科工的老大哥,此时深吸了一口气。

“小林总设计师。

原本我以为你只是年轻气盛,一腔热血。

才会想着一个月时间搞出第三代洲际导弹系统。

但是现在我觉得你的才华当得起这个时间!

无论如何,我们华航科工都会全力支持你,剩下的20天。

我杨伟刚,就是不要命也得把新一代导弹系统给你做出来!”

魏兴平和其他科研巨佬也是开口了

剩下的20天无论如何也要把除了林陌分担之外的工作全部做完!

下面的科研人员也是充满了干劲。

“一个月!

第三代洲际导弹系统落地!

一个月!

一个月.!”

林陌听着所有人的军令状欣慰的点了点头。

虽说一-开始有点小不愉快,但是现在。

他体会到了真正的团结的力量!

“那么,大家,加油吧!”

中br />

人群散去。

胡元柏给林陌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

“小林总设计师。

我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他们两个这么热血的样子了。

如果不是你的话。

这两个老家伙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表情的!

林陌笑着点了点头,搞科研,有一腔热血才有动力啊。

如果仅仅是因为国家任务,那就毫无意义了

胡元柏听着林陌的话点了点头。

林陌这小家伙虽然年轻,但是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热血之后,胡元柏又有些担心的看着林陌道:

“小林总设计师。

那咱们的高精度制导系统又怎么办?”

目前世界主流洲际弹道导弹大都采用复合制导方式。

即惯性制导、gps制导和地形匹配制导等。

第二代洲际导弹系统的命中精度基本都在1000-3000米之前。

此前米国和熊国公布的萨尔索斯和游猎者的精度都提升至了300500米

之间。

也就是说分导后的核弹头的命中误差只有三百米到五百米。

对于一颗万吨级的核弹头而言。

三五百米的命中误差,已经可以算作是微乎其微了!

而无论是惯性制导,还是gps制导

对于华夏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先不谈卫星导航的问题,就拿惯性制导来说。

飞行器惯导系统核心陀螺仪。

华夏目前的技术还只停留在动力调谐陀螺和积分机械陀螺仪。

目前主流的激光陀螺仪至今还没攻破。

林陌笑着看着胡元柏:

“胡院长。

我都说过了不打无准备之仗。

你不会认为对于研发出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我而言攻克不了激光脱陀螺仪

吧?

83646。83646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